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,而在自然界中,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光线。
第一种是物体自身发射的光线,例如太阳光、灯泡、显示器、电视机等。在读中学的时候,我们做过三棱镜的实验,自然界中的白光并不是单色光,用棱镜色散之后会看到组成白光的多种色光。白色光线是由这些五彩光线相加形成的,所以这些自发光的物体,对应的是加色模型。加色模型的三原色是红(R)、绿(G)、蓝(B)。观察很多显示器的细节,你都会发现它们其实是由一个个红、绿、蓝的发光体组成的,通过它们混合出各种色彩。VR全景摄影的后期处理中选用这种颜色模型。
第二种是物体反射的光线,例如颜料、涂料、印刷品等。这些物体吸收了一部分光线,反射剩下的光线,从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。因此这些反射出来的颜色,则对应了减色模型。与加色模型不同,在减色模型中,三原色变成了色(C)、品红色(M)、黄色(Y)。在印刷中,青色、品红色、黄色颜料混合成的黑色并不是纯黑色,而且这样做的成本太高。因此印刷机还有专门的黑色(K)墨水。CMYK颜色模式中最后的K,指的就是这个黑色。
无论是哪种色彩模型,我们首先都要了解一个概念,其称为“原色”。原色是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得到的“基本色”。在加色模型中,一共有红(R)、绿(G)、蓝(B)三原色。而红、绿、蓝三原色两两混合,可以形成黄、青、品3种二次色。继续混合,则能组合出各种各样的色彩。